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科技與生命的界線,歡迎各界討論

發布單位:發布單位:婦幼健康組

  • 瀏覽數:瀏覽數:3365
  • 修改日:修改日:2015/01/28
  • 發布日:發布日:2012/01/02
對於胎兒性別的人為介入,在國際上是嚴肅的倫理與人權議題。本局對張耀懋先生的看法敬表尊重;醫界希望懷孕晚期可以告知超音波看到的胎兒性別,政府已討論中。相關背景說明如下。
政府對生殖科技採取某些管制措施,乃因臺灣長期有性別失衡問題,各界憂心忡忡。我國新生兒男女性別比在民國91-93年曾居全球第3、第4高,政府大力介入後,今年降到第10名。
性別失衡是「性別偏好」與「醫療科技」兩相結合的結果。政府已經加強查察違法的性別檢測與墮胎;另為避免人工生殖選擇男性胚胎植入,已依人工生殖專家與優生保健委員會建議,要求除有醫學理由外,不可將植入前胚胎的性別告知民眾。
有人主張政府只須管制墮胎,不應管制告知。然而,管制告知是防制墮胎的重要一環。「知道性別」是決定墮胎的必要過程;當事人若不知道性別,無從因其不合期望而要求墮胎。因此,韓國、印度、中國大陸有嚴格禁令,且據報導,最近歐盟兩性平等委員會也決議將禁止歐洲醫師向準父母告知嬰兒性別。
很多在美國產檢的人,曾有詢問寶寶性別、卻被醫師拒絕透露的經驗,除了墮胎疑慮,也擔心若寶寶性別不符期望,會造成父母難過,甚至寶寶還未出世就成了不受父母歡迎的孩子,對小生命不公平。而性別檢測未必準確,也可能造成錯誤判斷與期待。
政府施政,以社會利益與民意為依歸。對於懷孕晚期的性別告知,墮胎疑慮較低,有討論空間。科技與生命的界線如何拿捏,值得聆聽更多意見!
看完本篇主題後,您的感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