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拒檳有成,成年男性嚼檳榔率持續下降

發布單位:發布單位:癌症防治組

  • 瀏覽數:瀏覽數:3793
  • 修改日:修改日:2015/10/23
  • 發布日:發布日:2011/05/18
依據國民健康局99年最新「成人吸菸行為調查」及「健康危害因子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國人18歲以上男性嚼檳榔率已降至12.5%,若與近3年嚼檳榔率(96、97和98年分別為17.2%、15.2%和14.6%)比較,呈現逐年下降之趨勢,且與96年嚼檳榔率相較下降幅度達到27%;同期間民眾對檳榔子致癌的認知率也由39.9%增為51%(見圖1)。
台灣高嚼檳榔率是導致口腔癌高發生率及高死亡率的原因,目前每年分別有5千多人罹患和2千多人死於口腔癌。此外,口腔癌為青壯年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發生及死亡年齡中位數均較其他癌症早10-20年,因此,國民健康局積極推動檳榔危害防制工作,除透過多元管道加強檳榔防制宣導,亦透過社區、職場、學校、軍隊等不同場域營造不嚼檳榔環境,並提供戒檳服務,其成果已慢慢反映在嚼檳率的下降。
30-39歲、國中教育程度、月收入2至4萬及台東縣男性嚼檳榔率最高
依據99年調查結果顯示,以30-39歲之男性嚼檳榔率最高(19.1%)(見圖2),其次為40-49歲(18.1%),嚼檳榔率最低的年齡層則為65歲以上(4%)。以教育程度來看(見圖3),國中的嚼檳榔率最高(23.2%),其次為高中職(17%),大學以上教育程度的嚼檳榔率最低,僅3.7%。以家庭月收入來看,月收入為2至4萬元的男性嚼檳榔率最高(見圖4),其次為4至6萬元,嚼檳榔率最低為8至10萬元,月收入較低者,嚼檳榔率也較高。以縣市嚼檳榔率來看(見表1),男性嚼檳榔率最高的前5縣市分別為台東縣(23.8%)、嘉義縣(19.3%)、花蓮縣(19.1%)、南投縣(18.1%)、屏東縣(17.6%),與全國嚼檳榔率相比也顯著較高,而這些縣市也是檳榔產量比較高的縣市;至於嚼檳榔率較低的縣市大多為都會型縣市,以台北市最低(4.7%),其次為台南市的7.7%、新竹市的8%、高雄市的8.7%與台中市、基隆市的9.5%。嚼檳榔率最高的縣市為最低嚼檳榔率縣市的5倍,愈往中南部、東部的縣市,嚼檳榔率也較高。整體而言,較低收入、中壯年、較低教育程度、與高檳榔種植縣市有較高的嚼檳榔率;此外,調查亦發現,18-29歲男性嚼檳率只有8.7%,但到30-39歲嚼檳榔率就大為提高至19.1%,顯示很多男性進入職場後,可能因建立人際關係及工作上的需要(如提神)而嚼檳榔,但在老年族群嚼檳榔率又會下降,也可能與老年族群已離開職場,不再因工作或建立人際關係而有嚼檳榔的需要,或是考慮健康狀況而不願再嚼檳榔,故嚼檳榔率下降。
民眾對檳榔子致癌的認知仍不足
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於92年即公布檳榔子即為第一類致癌物,亦即檳榔子不加配料即對人類具有致癌性,依調查結果顯示成年男性對吃檳榔即使不加配料,也會導致癌症之正確認知率僅為51%(見圖1);各年齡別認知率差距不大,介於52.9%(18-29歲)至49.8%(40-49歲)之間(見圖5);而教育程度別在認知率之差距亦不大,以教育程度為小學或以下之認知率最低,僅46.8%(見圖6);進一步分析嚼檳榔與認知情形顯示(見圖7),目前還在嚼檳榔的認知情形最低(45.9%),已經戒嚼檳榔的認知情形稍高,從未嚼檳榔的認知情形最高(53.6%)。
戒檳與定期篩檢,遠離口腔癌威脅
國民健康局邱局長淑媞表示,雖然國人的嚼檳榔率目前有逐年下降趨勢,但以往長期嚼檳榔所累積的危害,現正反映在口腔癌的快速增加,所以除了預防青少年嘗試嚼檳榔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已嚼檳榔的民眾戒除嚼檳榔的習慣,方能降低口腔癌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局為協助嚼檳者戒檳榔,自99年開始補助醫院開設戒檳班,去年共開辦131班,成功協助305人戒檳,今年有228家醫院會投入開設戒檳班(醫院名冊如表2),想要戒嚼檳榔的民眾可以報名,以即早遠離檳榔對健康的威脅。另外,國民健康局亦自99年開始,全面提供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的民眾每2年1次的口腔癌篩檢服務。衛生署邱署長文達呼籲嚼檳榔者為了個人健康及家庭幸福,請記得善用政府的資源,戒檳榔與定期接受口腔癌篩檢,以遠離口腔癌威脅。
看完本篇主題後,您的感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