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 SCRIP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 SCRIP狀態
:::
網站導覽
人才招募
衛生局服務區
署長信箱
站內檢索
English
script無法正常執行時,搜尋直接顯示
查詢
字級縮放,如不執行不影響您資料瀏覽
字級
大
中
小
社群連結,顯示於下方
header貼黏置頂,當script無法正常執行時,各項目資料內容亦可正常顯示出來。
首頁
關於本署
關於署長
本署簡介
組織架構與業務簡介
大事紀要
102年
103年
104年
重大政策
本署施政重點
衛生福利部施政計畫
行政院施政方針
各業務服務窗口
署長信箱
署長信箱
案件查詢
本署位置
科技發展成果
投標手冊
研究成果
得標清單
健康主題
全人健康
孕產婦健康
嬰幼兒與兒童健康
青少年健康
婦女健康
銀髮族健康
健康生活
肥胖防治
均衡飲食
健康體能促進
健康促進場域
老人健康促進
菸害防制
檳榔防制
罕見疾病
事故傷害防制
預防保健
公費健檢
視力保健
癌症防治
HPV專欄
疾病防治
慢性病防治
健康學習資源
文宣手冊
健康手冊專區
衛教宣導海報及單張專區
影音專區
影音推薦
youtube專區
本署出版品
罕見疾病統計結果分析報告
臺灣各縣市衛生所統計年報
出生通報統計年報
健康促進統計年報
癌症登記報告
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報告
臺灣健康不平等報告
國民健康署年報
國際合作
臺灣全球健康論壇
健康監測與統計
進行中的統計調查
進行中的統計調查列表
監測調查及報告
國民健康訪問調查
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
家庭與生育調查
兒童健康照護需求調查
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調查
吸菸行為調查
學生健康行為調查
其他(含前身機關)調查研究資料
統計結果報告
臺灣健康不平等報告
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報告
子宮頸癌篩檢登記報告
癌症登記報告
健康促進統計年報
出生通報統計年報
性別統計
性別統計指標
罕病統計
罕見疾病通報個案統計表
服務園地
檔案應用專區
本署檔案應用申請作業要點
檔案管理局相關網站連結
好康報你知
RSS專區
新聞
新聞
真相與闢謠
真相說明
保健闢謠
活動訊息
本署公告
活動熱訊
公開資源
資料提供使用
本署健康資源系統網站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人民申請案件處理期限表
政府相關資源
就業資訊
政府出版品
政府資訊公開
公家機關
財團法人
資源下載
出生通報表單
手冊
宣導海報及單張
其他
宣傳訊息
人才招募
常見問答
廉政園地
最新消息
廉政法令
廉政案例宣導
廉政檢舉專區
相關連結
性別平等專區
性別平等工作小組
性別主流化
性別意識培力
性別統計
性騷擾防治措施
相關網站連結
APP專區
訂閱電子報
衛生局服務區
公告區
下載區
退休人員服務專區
知識平台
服務專線
健康促進法規
健康促進法規
生育保健類
人工生殖類
菸害防制類
癌症防治類
罕見疾病類
菸害防制與衛生保健基金類
科技發展及其他類
預防保健服務類
衛生所類
:::
首頁
服務園地
新聞
新聞
101年
台灣安全社區國際認證,安心居家的好環境-台灣通過全球第一家認證國際安全醫院
列印請使用Ctrl + P
友善列印
分享本文至:
為了促進社區居民的安全,避免意外傷害,國民健康局長期推廣安全社區,在民國94年輔導嘉義縣阿里山鄉、花蓮縣豐濱鄉、台中縣東勢鎮及台北市內湖區,成為台灣第一批通過「WHO社區安全推廣協進中心」(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on Community Safety Promotion, 簡稱WHO CCCSP)認證的社區,國民健康局持續投入安全防護的網絡,今年共3個安全社區通過認證,目前我國已有19個安全社區、46個安全學校及1家安全醫院通過國際認證,並訂於11月24日,假臺北市立動物園大門廣場,辦理「台灣推動安全社區10週年慶暨成果發表記者會」,邀請WHO CCCSP主席,溫斯朗教授Prof. Leif SvanstrOm等貴賓,頒發3個安全社區的認證獎牌。
今年嘉義縣阿里山鄉與臺北醫學大學再度通過認證為國際安全社區及國際安全學校,另,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更成為全球第一家通過認證國際安全醫院,為整體安全防護網絡更添助力,獲國際安全社區認證之3個場域特色如下: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國際安全醫院:
北醫附醫於民國97年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會員,同時為臺北市信義社區推動安全社區計畫的重要成員之一。今年申請認證成為全球第一家國際安全醫院,於急診室建立登錄信義區的傷害資料,並定期提供傷害統計分析,供信義安全社區推動組織擬訂安全促進方案。此外,院方也十分重視院內病人、員工以及來院人士或醫院周邊的安全,為避免發生跌倒,提供安全照顧的評估與建議,並持續追蹤。推動安全醫院計畫後,在新手媽媽出院時,提供小嬰兒的照護及安全訓練,以保障新生兒的安全。
臺北醫學大學國際安全學校:
該校推廣全體師生的安全意識,並指導學生安全觀念的實踐,透過學校與社區夥伴的合作關係,共同推動安全學校,並將校方各項政策納入校園安全的考量,於校園硬體環境施工或裝修時,一定做好安全標示及施工圍籬,校園植物進行除蟲藥劑噴灑時,也一定會有警示標誌,提醒經過的人員不要靠近。另外,在校安中心的網站上,都會公布最新、最即時的安全資訊,讓學生及家長安心,而軍訓室更致力於在外租屋學生的安全,設置「學生賃租服務網站」,提供租屋權益、房屋出入、日常生活必備的安全諮詢,並定期訪視,確保安全落實。
阿里山國際安全社區:
民國94年成為國際安全社區網絡成員的阿里山鄉社區,由原先的茶山村、山美村和新美村,推廣至全鄉12個村,經由部落耆老的領導,凝聚部落的意識,共同完成本次國際安全社區的認證,考量飲酒造成的意外事故傷害,經由部落的影響力,訂定族規,並與阿里山鄉公所共同合作,於民國98年率先推出「無酒餐會」、只提供果汁和茶。實施後,族人反應良好,並表示「早就該如此了」,嘉義縣汪志敏議員,同時是阿里山安全社區委員會副召集人說:「沒有酒的筵席吃起來特別愉快又健康」。此外,在98年莫拉克風災後,部落多處受到風災創傷,因此發起「離災不離村」的口號,讓部落族人的不時地進行災害演練,讓防災的意識建立於每一個族人心中,隨時能配合社區對於防災的指揮調度,建立一個遠離災害的安全社區。
國民健康局表示無論是意外發生的傷害或是暴力傷害都可藉由社區力量加以防制,社區在推動安全促進工作時,必須因應社區情況、聯合跨領域的資源,才能有效降低傷害的發生,國民健康局將持續推動安全社區工作,建構社區防護網絡。
台灣安全社區國際認證,安心居家的好環境-台灣通過全球第一家認證國際安全醫院
為了促進社區居民的安全,避免意外傷害,國民健康局長期推廣安全社區,在民國94年輔導嘉義縣阿里山鄉、花蓮縣豐濱鄉、台中縣東勢鎮及台北市內湖區,成為台灣第一批通過「WHO社區安全推廣協進中心」(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on Community Safety Promotion, 簡稱WHO CCCSP)認證的社區,國民健康局持續投入安全防護的網絡,今年共3個安全社區通過認證,目前我國已有19個安全社區、46個安全學校及1家安全醫院通過國際認證,並訂於11月24日,假臺北市立動物園大門廣場,辦理「台灣推動安全社區10週年慶暨成果發表記者會」,邀請WHO CCCSP主席,溫斯朗教授Prof. Leif SvanstrOm等貴賓,頒發3個安全社區的認證獎牌。
今年嘉義縣阿里山鄉與臺北醫學大學再度通過認證為國際安全社區及國際安全學校,另,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更成為全球第一家通過認證國際安全醫院,為整體安全防護網絡更添助力,獲國際安全社區認證之3個場域特色如下: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國際安全醫院:
北醫附醫於民國97年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會員,同時為臺北市信義社區推動安全社區計畫的重要成員之一。今年申請認證成為全球第一家國際安全醫院,於急診室建立登錄信義區的傷害資料,並定期提供傷害統計分析,供信義安全社區推動組織擬訂安全促進方案。此外,院方也十分重視院內病人、員工以及來院人士或醫院周邊的安全,為避免發生跌倒,提供安全照顧的評估與建議,並持續追蹤。推動安全醫院計畫後,在新手媽媽出院時,提供小嬰兒的照護及安全訓練,以保障新生兒的安全。
臺北醫學大學國際安全學校:
該校推廣全體師生的安全意識,並指導學生安全觀念的實踐,透過學校與社區夥伴的合作關係,共同推動安全學校,並將校方各項政策納入校園安全的考量,於校園硬體環境施工或裝修時,一定做好安全標示及施工圍籬,校園植物進行除蟲藥劑噴灑時,也一定會有警示標誌,提醒經過的人員不要靠近。另外,在校安中心的網站上,都會公布最新、最即時的安全資訊,讓學生及家長安心,而軍訓室更致力於在外租屋學生的安全,設置「學生賃租服務網站」,提供租屋權益、房屋出入、日常生活必備的安全諮詢,並定期訪視,確保安全落實。
阿里山國際安全社區:
民國94年成為國際安全社區網絡成員的阿里山鄉社區,由原先的茶山村、山美村和新美村,推廣至全鄉12個村,經由部落耆老的領導,凝聚部落的意識,共同完成本次國際安全社區的認證,考量飲酒造成的意外事故傷害,經由部落的影響力,訂定族規,並與阿里山鄉公所共同合作,於民國98年率先推出「無酒餐會」、只提供果汁和茶。實施後,族人反應良好,並表示「早就該如此了」,嘉義縣汪志敏議員,同時是阿里山安全社區委員會副召集人說:「沒有酒的筵席吃起來特別愉快又健康」。此外,在98年莫拉克風災後,部落多處受到風災創傷,因此發起「離災不離村」的口號,讓部落族人的不時地進行災害演練,讓防災的意識建立於每一個族人心中,隨時能配合社區對於防災的指揮調度,建立一個遠離災害的安全社區。
國民健康局表示無論是意外發生的傷害或是暴力傷害都可藉由社區力量加以防制,社區在推動安全促進工作時,必須因應社區情況、聯合跨領域的資源,才能有效降低傷害的發生,國民健康局將持續推動安全社區工作,建構社區防護網絡。
瀏覽數:
3448
發布單位:
社區健康組
修改日:
2015/01/29
發布日:
2012/11/24
其他人也看了
運動不足已成全球第四大致死因素
2012-10-07
皓齒行動,預防幼兒蛀牙,愈早愈好!
2012-03-21
公衛護士編制不足 紛轉職考校護 -- 國民健康局籲請合理編制,才能為上游預防把關
2012-07-22
3蔬2果顧健康,八成國人待加強
2012-05-10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再次說明:未禁止懷孕晚期超音波告知胎兒性別
2012-02-11
看完本篇主題後,您的感覺如何?
非常實用
實用
普通
不實用
非常不實用
送出
script無法正常執行時,請使用 " Alt + 左鍵 " 回前頁
回首頁
回上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