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20年

發布單位:發布單位:監測研究及健康教育組

  • 點閱次數:點閱次數:3830
  • 更新日期:更新日期:2017/11/27
  • 發布日期:發布日期:2017/11/27

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2003年證實,檳榔為第一級致癌物;國內研究亦顯示,嚼檳榔為國人罹患口腔癌主因,而口腔癌為國人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ㄧ,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排名第4名。依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105年有2,936人死於口腔癌,其中9成為男性,是近10年來男性主要癌症中,發生和死亡增加情形最快的癌症。

為了降低嚼檳率,國民健康署結合中央部會與民間力量,積極推動五大檳榔防制策略,包括:「跨部會協調」、「補助口腔癌篩檢服務」、「提供戒檳服務」、「建構無檳支持環境」以及「透過衛教宣導增加民眾知能」,簡介如下:

  1. 跨部會協調:與內政部、環保署、農委會和教育部共同推動檳榔防制。
  2. 補助口腔癌篩檢服務:提供30歲以上嚼檳榔或吸菸民眾及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嚼檳榔原住民口腔癌篩檢服務。每年共計提供約100萬人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檢出逾4千名口腔癌前病變及逾1千名口腔癌癌症個案。
  3. 提供戒檳服務:於醫院診所、社區(含職場)開設戒檳班,以利提供戒檳衛教服務。
  4. 建構無檳支持環境:於軍隊、社區、學校和職場等場域推動拒檳計畫。另,藉由民間團體深入嚼檳率高之場域與特定族群,以營造公共空間無檳榔文化之氛圍。
  5. 衛教宣導:透過電視、廣播等媒體通路與補助民間團體及口腔病友現身說法,以提升民眾對檳榔致癌之認知。

在結合政府、非政府組織與專業團體的力量下,全國18歲以上男性嚼檳率已自9617.2%下降至105年的8.4%,下降幅度高達51.2%;檳榔致癌認知率自9639.9%上升至105年的55.9%,升幅達40.1%

展望未來20年檳榔防制工作,國民健康署將持續推動檳榔防制工作與口腔癌防治政策,從供應面、管理面及使用面三個層面上落實,努力提升全民檳榔健康危害認知與降低嚼檳率,進而降低口腔癌對國人的健康威脅。

您可能會喜歡

看完本篇主題後,您的感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