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喝酒取暖?小心黃湯下肚,致癌又傷心,喝酒會臉紅的人,尤其要注意

發布單位:發布單位:慢性疾病防治組

  • 點閱次數:點閱次數:39936
  • 更新日期:更新日期:2016/02/05
  • 發布日期:發布日期:2016/02/05

有些人喝酒容易臉紅,有些人則面不改色,民間有一說法,認為喝酒會臉紅是肝功能和代謝好;不臉紅的可能根本沒代謝。到底正不正確呢?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指出,事實恰好相反;喝酒臉紅不是保護色,而是「警告色」!依據史丹佛大學研究,台灣人酒精代謝基因缺陷率高居世界第一,喝酒罹食道癌風險較一般人高14倍,特別需要節制,最好不要喝!


國民健康署指出,酒精在肝臟代謝需要透過兩個步驟,首先酒精經過乙醇去氫酶(以下簡稱ADH)代謝成有毒的乙醛,再由乙醛去氫酶(以下簡稱ALDH2)代謝成無毒的乙酸。當身體缺乏ALDH2,會導致清除「乙醛」速度緩慢,造成血液中乙醛濃度升高。而乙醛業經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列為人類的一級致癌物,不僅如此,乙醛還易引起頭痛、心悸、嘔吐、宿醉,並提高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風險,因此,喝酒臉紅的人,代表身體中缺乏ALDH2,無法清除酒精代謝後的毒性乙醛,而比一般喝酒的人,更容易罹患食道癌、口腔癌、心臟病,而台灣高達近一半的人有ALDH2缺陷,通通必須加強警戒!

喝酒會臉紅的人,除是罹癌高危險群外,更會造成心血管疾病!
根據美國史丹佛醫學院的研究,臺灣是全世界ALDH2缺乏比率最高的地方,有將近一半(高達45-47%)人口缺乏ALDH2,比中國大陸的35%、日本的30%及韓國的20%都還要高!倘喝酒會臉紅的國人每天喝兩杯紅酒,罹患食道癌的機率高達不喝酒的50倍! 飲酒習慣者又通常伴隨著抽菸的行為,菸酒『雙管齊下』會產生一種協同效應,增加唾液中乙醛的濃度,也會使口腔癌風險也會大增。
    此外,邱淑媞指出,日本與韓國的研究亦發現,缺乏ALDH2者,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與心肌梗塞的風險比較高。因此,過去國外曾建議每天喝少量紅酒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率,但對於喝酒會臉紅的一半台灣人來說,並不適用!

英國最新飲酒指南警告: 即使只是極少量的規律飲酒,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105年剛剛出爐的英國最新飲酒指南指出,因有更多證據連結酒精和癌症之間的關係,加上考量飲酒造成死亡風險等條件下,故20年來首次下修1995年發布的飲酒建議值,由原每週男性不超過21單位,女性不超過14單位,下修為不論男、女性每星期不超過14單位(相當於5杯250毫升酒精濃度為11%的紅酒;5罐600毫升酒精濃度為4.5%的罐裝啤酒),最好分散三天以上飲用,否則會增加死亡風險。此外,對於過去大家常提到的飲酒對心血管產生的保護作用,英國最新飲酒指南也認為其實這種效果恐怕非常小,只對於55歲以上,且每周飲酒量不超過5單位(即2杯250毫升酒精濃度為11%的紅酒)的女性可能有此效果。更進一步建議懷孕期間不論飲用多少酒,都可能造成健康風險;最新飲酒指南亦警告,飲酒沒有安全劑量,少量就有害,而且危害會隨飲酒量而增加,若規律飲酒,那怕只是飲用極少量,也會增加罹癌風險,不同於以往之建議。

不只是不能開車而已,還傷心傷肝傷食道,農曆年節少喝為妙
    農曆年節將至,家庭聚餐及朋友聚會,難免會有飲酒的情況;民眾若仍要喝酒,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根據英國最新飲酒指南及參考國情,提出6點建議供民眾喝酒前參考:
1.喝酒會臉紅的人,盡量避免飲酒。即使少量飲酒量,仍可能會發生危害。
2.在每一次飲酒時,都要限制飲酒總量。
3.喝酒速度放慢,不要在空腹時喝酒,應伴隨食物和水交替飲用。
4.避免危險場合和活動(例如酒後不開車、不從事運動),確認當你在飲酒時,有你熟識的人在身邊,並能確保安全回家。
5.飲酒會讓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如意外、錯判危險場合、失去自制,絕對不要一次喝太多、太快或太大量。
6.除了喝酒會臉紅者,還有以下幾種人特別要節制飲酒:年輕人、老年人、體重較輕者、有疾病者、有使用藥物者,這些人特別容易受到酒精影響。

您可能會喜歡

看完本篇主題後,您的感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