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腸治久安就要篩,陽性追蹤不姑「息」 大腸癌篩檢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

發布單位:發布單位:癌症防治組

  • 點閱次數:點閱次數:1862
  • 更新日期:更新日期:2023/03/16
  • 發布日期:發布日期:2023/03/16

      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9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每年約有6,000多人死於大腸癌,影響國人健康甚鉅。由於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為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大腸癌早期不易發現,民眾應定期接受篩檢,才能找出潛「腸」危機。篩檢結果為陰性者,應繼續維持每2年1次定期大腸癌篩檢,若篩檢結果為陽性,應進一步至醫療院所接受大腸鏡檢查,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篩檢資料顯示,大腸癌篩檢結果為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每20人就有1人有大腸癌,因此絕不能姑「息」,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早期大腸癌易治癒 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

      早期大腸癌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大腸癌存活率則不到2成。由於早期大腸癌無症狀,但可透過定期篩檢提早發現,因此要「腸」治久安就要定期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隨著COVID-19疫情趨緩,國民健康署鼓勵符合大腸癌篩檢資格的民眾,若還沒去做篩檢,請撥空趕快去做篩檢,糞便潛血檢查無侵入性且檢查前不需限制飲食,簡單又安全,只需要以下8個步驟,在家就可輕鬆定期篩檢!

1.持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

2.在採便管外的標籤寫下姓名、採便日期與時間。

3.旋轉管蓋後,將採便棒向上拔開。裡面的水勿倒掉。

4.在坐式馬桶內斜鋪衛生紙,避免糞便掉入水中不易採集。

5.坐上馬桶解便(也可在報紙上解便後取得檢驗樣本)。

6.在整條糞便上以輕劃方式重複來回刮取適量的檢體。

7.將沾有檢體的採便管插回管內並用力蓋上。

8.送回醫療院所,回家等待檢驗報告。

      可利用健保快易通APP查詢前次檢查時間,確認是否符合篩檢資格,若要查詢住家附近的癌症篩檢活動或醫療院所資訊,可透過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https://escreening.hpa.gov.tw/Home查詢住家附近的癌症篩檢活動或醫療院所資訊。

 篩檢結果如為陽性應進一步追蹤

      除了定期篩檢,篩檢陽性者進一步接受大腸鏡診斷亦非常重要,透過大腸鏡檢查可以找出隱藏在大腸中的息肉,大部分息肉在發現的當下即可切除,不必再另外進行手術,儘早阻斷癌前病變的發展,避免進一步惡化為大腸癌。研究顯示,篩檢結果為陽性者,罹患大腸癌風險較一般族群高20至30倍,若超過6個月未做大腸鏡確診,罹癌風險會增加30%,如果一直未做進一步確診,大腸癌死亡風險將增加64%!因此提醒篩檢結果為陽性時,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確保腸道的健康。

 

您可能會喜歡

看完本篇主題後,您的感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