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的第一個星期二為「世界氣喘日」,國民健康署提醒氣喘病友重視日常管理,並提供四項實用自我照護技巧:減少接觸誘發因子、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正確使用藥物與定期回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有助降低氣喘發作風險,穩定控制病情、提升生活品質。
日常管理是關鍵 穩定氣喘避免惡化
今(114)年5月6日為世界氣喘日,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將今年主題訂為「讓吸入式治療人人可及」(Make Inhaled Treatments Accessible for ALL),強調吸入性藥物對氣喘管理的重要性。根據110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國內18歲以上的氣喘患者中,有22.4%在過去一年曾發作氣喘,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氣喘病友平時應遵從醫囑按時用藥,若沒有做好管理,嚴重時恐引發胸悶、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穩定氣喘的關鍵在於日常保養與積極控制。
四技巧助力 氣喘管理更輕鬆
氣喘的主要誘發因素來自於過敏原或刺激呼吸道的物質,搭配健康生活習慣與藥物治療,才能有效控制氣喘,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減少過敏原與刺激物:
接觸塵蟎、動物毛屑、黴菌等過敏原,或菸害、氣溫變化、強烈氣味等刺激物,可能導致氣管收縮與發炎,從而引發氣喘發作。建議定期清潔居家環境,外出時佩戴口罩,以減少吸入冷空氣、二手菸及揮發性物質。
■均衡飲食補充營養:
除非對特定食物過敏,氣喘病友無需特別限制飲食,也不必額外補充保健食品。建議每日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雜糧類、乳製品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以獲取充足營養。
■運動前暖身降低風險:
氣喘可能因運動誘發,若激烈活動或情緒興奮時出現咳嗽,則代表氣喘尚未控制良好。建議運動前進行10至15分鐘的暖身運動,以降低誘發風險,並隨身攜帶藥物結伴而行,讓氣喘病友能夠安心享受運動。
■規律用藥與追蹤治療:
除了急性發作藥物,慢性保養藥物亦不可忽視。即使無症狀,仍應依照醫囑規律用藥,預防復發。吸入性類固醇是最常見的慢性保養藥物,只要掌握正確吸入技巧並定期回診,即可降低副作用的疑慮。
更多氣喘管理相關資訊,請至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的慢性病防治館,或可查詢「社區氣喘照護 白話氣喘」手冊,提供豐富的健康知識及管理技巧,協助民眾更有效的掌握氣喘防治要領,維護自身健康。
延伸閱讀:
認識氣喘
社區氣喘照護 白話氣喘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