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首次世界消除子宮頸癌日 台灣以行動實踐女性健康承諾

發布單位:發布單位:癌症防治組

  • 點閱次數:點閱次數:124
  • 更新日期:更新日期:2025/11/17
  • 發布日期:發布日期:2025/11/17

      今(2025)年11月17日是全球首次「世界消除子宮頸癌日」(World Cervical Cancer Elimination Day),世界衛生組織(WHO)希望喚起全球對子宮頸癌防治的重視。我國自1995年推動免費抹片檢查,子宮頸癌發生率已降逾七成。為擴大防護,已將子宮頸癌篩檢年齡下修至25歲,及新增35、45、65歲女性HPV檢測,持續強化早期發現機制。

及早接種HPV疫苗及定期子宮頸癌篩檢 不讓疏忽留下遺憾

      部分民眾可能不瞭解,子宮頸癌是一種可以透過接種HPV疫苗與定期篩檢有效預防的癌症,若錯過篩檢或延遲就醫,可能錯失早期發現和治療的黃金時機。國民健康署建議國中生可透過HPV疫苗公費接種,從校園起建立預防保護力。另外,不少女性可能認為年紀大就不需要做子宮頸癌篩檢,或對檢查流程不熟悉,甚至以為沒有性行為就不需要檢查。國內數據顯示,65歲以上女性的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為全年齡層的2.4倍,但篩檢率卻相對偏低。國民健康署建議年滿25歲以上的女性定期接受篩檢,並且一旦發現異常出血、分泌物異常或下腹痛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子宮頸癌防治全面升級 從校園到高齡,打造全齡防護網

      自1995年起,國民健康署即提供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從每十萬人25.2人下降至2022年的7.6人;死亡率也從每十萬人11人降至2024年的2.5人,整體降幅超過七成。自2018年起,我國推動全國性HPV疫苗國中女生公費接種計畫,截至2023年底,完整接種率已達90%,並於2025年擴大HPV疫苗公費接種對象至國中男生,已在預防端建立穩固防線。為讓防護更周全,今年起將子宮頸癌篩檢對象由30歲下修至25歲以上女性,並新增35、45及65歲婦女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服務,逐步導入更高敏感度的檢測工具,提升整體篩檢效能。

全民共同行動 邁向消除子宮頸癌世代

      守護女性健康不僅是個人的選擇,更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家人的提醒與朋友的關心,能讓人遠離癌症威脅。國民健康署提醒25歲以上女性,無論性傾向都應定期進行子宮頸癌篩檢,同時也鼓勵民眾關心親友、互相提醒,共同守護女性健康。

      每一次篩檢,都是為健康多添一層保障,而每一位願意投入的夥伴,將成為「消除子宮頸癌世代」的重要力量。國民健康署呼籲全民攜手努力,共同打造遠離子宮頸癌的健康環境,邁向無癌未來。

 

您可能會喜歡

看完本篇主題後,您的感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