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篩檢「腸」勝軍!一管『便』分曉!

發布單位:發布單位:癌症防治組

  • 瀏覽數:瀏覽數:5115
  • 修改日:修改日:2019/03/21
  • 發布日:發布日:2019/03/21

腸篩效果佳,大腸癌發生率連續2年下降
    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第11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的癌症登記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從民國95年開始攀升,從每10萬人有37.4人;到民國105年每10萬人有41.3人,每年約1萬5千人罹患大腸癌;死亡人數約5千700多人。
    國民健康署自民國99年全面推動大腸癌篩檢,近10年來標準化發生率自104年起已連續兩年下降!比較105年與104年的數據,發生率下降1.7 /105人,降幅約4%,透過篩檢發現的早期癌(0期及1期)可高達9成4;而及時接受治療,早期癌5年存活率高達8成5。國民健康署呼籲:「偵測大腸癌,一管『便』知有沒有!」
 
50-69歲靠這一管,降低7%死亡風險!
    許多民眾誤以為只要腸胃道沒有不適,也沒有血便等症狀,就不需做大腸癌篩檢。但大腸癌初期通常無症狀,等到症狀出現時,病況往往相對複雜,也會影響生活品質。由於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的民眾每2年1次免費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只需要將採便管帶回家,使用採便棒在糞便上來回沾幾次放入專屬的套管後,再送至符合健保特約的醫療院所,就可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採便前不須限制飲食或使用灌腸。

    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指出:「實證證明糞便潛血檢查可以有效預防大腸癌,經由篩檢早期發現癌前病變(大腸瘜肉),並經切除後可以降低死亡率。」;台灣大學團隊分析335萬人年的癌症相關資料庫,顯示50-69歲符合大腸癌篩檢的民眾已降低大腸癌死亡率達7%,可見推動糞便潛血檢查成效顯著。現階段國人的篩檢率為4成,而男性大腸癌的篩檢率比女性低。王署長呼籲,國人50-74歲符合篩檢的民眾應善加應用國家提供之糞便潛血檢查,別小看這小小一管,定期篩檢可遠離腸。

顧「腸」三招,「腸」保健康!
    大腸癌的發生人數每年高達1萬5千人,想要遠離大腸癌,基本之道就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國人愛吃的燒烤肉品,因高溫(溫度超過100度以上)烹調的過程中易有多環芳香烴類(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致癌物質附著於食物表面。因此,想要遠離大腸癌,國民健康署教你防腸癌三招-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一、 早預防: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六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次運動至少維持10分鐘、每週至少5天、每週累積達150分鐘的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或75分鐘的費力身體活動,並控制體重。
二、早發現:政府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請民眾定期篩檢。採便前不須限制飲食或使用灌腸。如有腹瀉、生理期、痔瘡流血、肛門傷口流血,請擇日採檢;採檢後,請即刻送回醫療院所,若暫時無法送醫療院所,請將檢體冷藏在冰箱。
三、早治療:如果篩檢為陽性個案,請至醫療院所接受大腸鏡確認診斷,並定期追蹤,配合醫師治療。

下載 (點擊可下載) 下載 (點擊可下載)

看完本篇主題後,您的感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