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EN
網站索引
:::
網站導覽
人才招募
署長信箱
站內檢索
English
字級
小
中
大
色系
綠
藍
粉
關於本署
關於署長
本署簡介
組織架構與業務簡介
大事紀要
109年
108年
107年
106年
105年
104年
103年
102年
重大政策
本署施政重點
衛生福利部施政計畫
行政院施政方針
各業務服務窗口
署長信箱
署長信箱
案件查詢
常見問答
本署位置
科技發展成果
研究成果
新政策專區
健康主題
全人健康
孕產婦健康
嬰幼兒與兒童健康
青少年健康
婦女健康
銀髮族健康
健康生活
肥胖防治
均衡飲食
健康體能促進
健康促進場域
老人健康促進
菸害防制
檳榔防制
罕見疾病
事故傷害防制
健康識能
預防保健
公費健檢
視力保健
癌症防治
HPV專欄
疾病防治
慢性病防治
國際合作
臺灣全球健康論壇
APEC國際研討會
健康學習資源
文宣手冊
健康手冊專區
衛教宣導海報及單張專區
歷史電子報
影音專區
影音推薦
youtube專區
本署出版品
臺灣各縣市衛生所統計年報
出生通報統計年報
健康促進統計年報
癌症登記報告
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報告
臺灣健康不平等報告
國民健康署年報
健康監測與統計
進行中的統計調查
進行中的統計調查列表
監測調查及報告
國民營養健康調查(原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國民健康訪問調查
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
家庭與生育調查
臺灣出生世代研究長期追蹤調查
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調查
吸菸行為調查
學生健康行為調查
其他(含前身機關)調查研究資料
統計結果報告
臺灣健康不平等報告
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報告
子宮頸癌篩檢登記報告
癌症登記報告
健康促進統計年報
出生通報統計年報
性別統計
性別統計指標
罕病統計
罕見疾病通報個案統計表
服務園地
檔案應用專區
本署檔案應用申請要點及收費標準
線上申請
開放時間與地點
檔案管理局相關網站連結
好康報你知
RSS專區
新聞
新聞
真相與闢謠
真相說明
保健闢謠
活動訊息
本署公告
活動熱訊
公開資源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內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項目彙整表(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17條規定公開事項)
資料提供使用
本署健康資源系統網站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人民申請案件處理期限表
政府相關資源
財團法人
公家機關
政府資訊公開
政府出版品
就業資訊
資源下載
出生通報表單
手冊
宣導海報及單張
其他
宣傳訊息
常見問答
人才招募
廉政園地
最新消息
廉政法令
廉政案例宣導
廉政檢舉專區
相關連結
性別平等專區
性別平等工作小組
性別主流化
性別意識培力
性別統計
性騷擾防治措施
相關網站連結
APP專區
衛生局服務區
下載區
公告區
退休人員服務專區
知識平台
服務專線
健康促進法規
健康促進法規
衛生所類
預防保健服務類
科技發展及其他類
菸害防制與衛生保健基金類
罕見疾病類
癌症防治類
菸害防制類
人工生殖類
生育保健類
網站導覽
人才招募
署長信箱
站內檢索
English
關於本署
關於署長
本署簡介
組織架構與業務簡介
大事紀要
109年
108年
107年
106年
105年
104年
103年
102年
重大政策
本署施政重點
衛生福利部施政計畫
行政院施政方針
各業務服務窗口
署長信箱
署長信箱
案件查詢
常見問答
本署位置
科技發展成果
研究成果
新政策專區
健康主題
全人健康
孕產婦健康
嬰幼兒與兒童健康
青少年健康
婦女健康
銀髮族健康
健康生活
肥胖防治
均衡飲食
健康體能促進
健康促進場域
老人健康促進
菸害防制
檳榔防制
罕見疾病
事故傷害防制
健康識能
預防保健
公費健檢
視力保健
癌症防治
HPV專欄
疾病防治
慢性病防治
國際合作
臺灣全球健康論壇
APEC國際研討會
健康學習資源
文宣手冊
健康手冊專區
衛教宣導海報及單張專區
歷史電子報
影音專區
影音推薦
youtube專區
本署出版品
臺灣各縣市衛生所統計年報
出生通報統計年報
健康促進統計年報
癌症登記報告
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報告
臺灣健康不平等報告
國民健康署年報
健康監測與統計
進行中的統計調查
進行中的統計調查列表
監測調查及報告
國民營養健康調查(原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國民健康訪問調查
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
家庭與生育調查
臺灣出生世代研究長期追蹤調查
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調查
吸菸行為調查
學生健康行為調查
其他(含前身機關)調查研究資料
統計結果報告
臺灣健康不平等報告
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報告
子宮頸癌篩檢登記報告
癌症登記報告
健康促進統計年報
出生通報統計年報
性別統計
性別統計指標
罕病統計
罕見疾病通報個案統計表
服務園地
檔案應用專區
本署檔案應用申請要點及收費標準
線上申請
開放時間與地點
檔案管理局相關網站連結
好康報你知
RSS專區
新聞
新聞
真相與闢謠
真相說明
保健闢謠
活動訊息
本署公告
活動熱訊
公開資源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內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項目彙整表(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17條規定公開事項)
資料提供使用
本署健康資源系統網站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人民申請案件處理期限表
政府相關資源
財團法人
公家機關
政府資訊公開
政府出版品
就業資訊
資源下載
出生通報表單
手冊
宣導海報及單張
其他
宣傳訊息
常見問答
人才招募
廉政園地
最新消息
廉政法令
廉政案例宣導
廉政檢舉專區
相關連結
性別平等專區
性別平等工作小組
性別主流化
性別意識培力
性別統計
性騷擾防治措施
相關網站連結
APP專區
衛生局服務區
下載區
公告區
退休人員服務專區
知識平台
服務專線
健康促進法規
健康促進法規
衛生所類
預防保健服務類
科技發展及其他類
菸害防制與衛生保健基金類
罕見疾病類
癌症防治類
菸害防制類
人工生殖類
生育保健類
全站搜尋
熱門:
十大死因
糖尿病
代謝症候群
高血壓
script無法正常執行時,請從相關子主題進入子項目
:::
健康促進環境
細懸浮微粒(PM2.5)之健康自我保護專區
預防熱傷害衛教專區
電磁波宣導專區
重金屬專區
收闔
主題文章
石綿健康危害專區
定位點
:::
首頁
>
健康主題
>
健康生活
>
健康促進場域
>
健康促進環境
>
細懸浮微粒(PM2.5)之健康自我保護專區
細懸浮微粒(PM2.5)之健康自我保護專區
facebook
line
twitter
plurk
轉寄
列印
空氣污染是影響健康的主要環境風險之一,關於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國民健康署摘述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資訊,提供民眾參考使用,俾以提昇自我健康的認知:
一、2015年5月WHO在日內瓦舉辦世界衛生大會(world Health Assembly, WHA),會議決議提供了空氣污染解決方案,包括
:
國家衛生當局需要擔任關鍵性角色並喚起公眾意識,有效改善空氣污染便可發揮潛能解救生命和減少醫療支出。政府各部門間需大力地開展合作,並把衛生議題納入與所有與空氣污染相關的全國性、區域性和地方層級政策中。
WHO: World Health Assembly closes, passing resolutions on air pollution and epilepsy
二、2014年WHO指出室內與室外空氣污染會對呼吸道造成危害,包含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 COPD),且與心血管疾病及癌症亦具有強烈相關性。
WHO: 7 million premature deaths annually linked to air pollution
三、懸浮微粒(統稱PM,含有粗及細懸浮微粒)的健康影響大於其他任何污染物,其主要成分為硫酸鹽、硝酸鹽、氨、氯化鈉、黑碳、礦物粉塵和水,並包括懸浮在空氣中之有機和無機物固體和液體的複雜混合物。其中,細懸浮微粒(PM
2.5
)因粒徑小,可深入肺泡,並可能抵達細支氣管壁,干擾肺內的氣體交換。長期暴露於懸浮微粒,可引發心血管病、呼吸道疾病以及增加肺癌的危險,而易感性族群會受到更大的危害。
WHO: Ambient (outdoor) air quality and health
四、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013年發表「室外空氣污染導致癌症」報告指出,有足夠的證據顯示暴露在室外空氣污染將導致肺癌及增加膀胱癌風險。室外空氣污染物(成分中含PM),如柴油引擎廢氣、吸菸和二手菸均為人類確定致癌因子(Group1)。
IARC: Outdoor air pollution a leading environmental cause of cancer deaths
五、國民健康署製作空氣污染自我防護相關衛教單張、海報及懶人包,向國人衛教傳播關於空氣污染物-「細懸浮微粒PM
2.5
」對健康的影響,以及提醒民眾避免於空污超標時進行戶外運動。
六、為讓國人因應不同空氣品質仍能持續進行身體活動,本署提供依環保署空氣污染指標及教育部四色空品旗,分別針對成人、學生及敏感族群提供相對應之運動建議。
七、國民健康署「中小學空氣污染防制衛教教材」(含國小注音版),期能將認識空氣污染及提升自我保護之常識,從我國中小學教育開始紮根、循循善誘,加強學生養成良好的自我保健習慣。
發布單位:
發布單位:社區健康組
瀏覽數:
瀏覽數:61966
修改日:
修改日:2020-03-13
發布日:
發布日:2016-06-17
相關資源
「降低環境暴露,減少健康危害」折頁
2021-01-18
空氣污染自我防護懶人包
2021-01-15
口罩正確戴 (三折頁)
2020-03-13
中小學空氣污染防制衛教教材 (注音版)
2020-03-13
因應不同空氣品質之運動建議
2020-03-13
「細懸浮微粒PM2.5」衛教單張
2016-06-17
空氣污染自我防護之3招6式海報
2020-03-13
回上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