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不可不知的檳榔危害

發布單位:發布單位:癌症防治組

  • 瀏覽數:瀏覽數:25330
  • 修改日:修改日:2017/01/09
  • 發布日:發布日:2016/12/13
    不可不知的檳榔危害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影響口腔健康的危險因子有口腔衛生、飲食、抽菸及喝酒,在臺灣還有一項獨特的危險因子─檳榔。嚼檳榔是國人罹患口腔癌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臨床上觀察口腔癌患者中有88%的人有嚼檳榔的習慣。口腔癌為國人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ㄧ,依據國民健康署102年癌症登記及衛生福利部104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口腔癌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排名第4名。一年新增逾7,000名口腔癌患者,另有約2,700人死於口腔癌,是近10年來男性主要癌症中,發生和死亡增加情形最快的癌症。
    檳榔不只會導致口腔癌,也會造成其他器官的危害。因為檳榔成分中的多酚類會抑制膠原蛋白?,使膠原蛋白更易於在黏膜下堆積而硬化,亦即纖維化;這就是為什麼嚼檳榔久了嘴巴會張不開的原因。此外,檳榔中檳榔素(arecoline)、檳榔次鹼(arecaidine)、四氫菸鹼酸(guvacine)、四氫菸鹼酸甲酯(guvacoline)等合稱檳榔鹼,研究指出檳榔鹼中檳榔素會致癌,包括口腔癌、咽癌、食道癌、肝膽癌及肺癌等。然而,許多人仍不知,檳榔的危害不只會造成口腔癌,也會造成神經、心血管及腸胃系統的損害。對於神經系統危害,包括心悸及對檳榔產生依賴性;至於心血管系統危害則是心搏過速及收縮壓增加、降低舒張壓、增加罹患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對腸胃系統危害有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高血脂、高三酸甘油酯和代謝症候群。婦女若嚼檳榔則會產生不孕、新生兒低體重及短小、早產等風險。
    為了降低嚼檳率,國民健康署推動五大檳榔防制策略,包括:「衛教宣導增加民眾知能」、「建構無檳支持環境」、「提供戒檳服務」、「補助口腔癌篩檢服務」,「運用菸金補助農委會廢園轉作」。這些策略使得18歲以上男性嚼檳率從96年的17.2%下降至104年的8.8%。除此之外,為了能早期偵測口腔癌及癌前病變,國民健康署運用菸捐補助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民眾每二年一次口腔黏膜篩檢,如果是有嚼檳習慣的原住民篩檢年齡則提早至18歲。每年共計提供約100萬人次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檢出逾4千名口腔癌前病變及逾1千名口腔癌癌症個案。
    根據統計,嚼檳原因多為禦寒及提神,此外在工地也會用檳榔來建立人際關係。其實提神的方法有很多,可用提神飲料或咖啡取代檳榔。另外,若因喜好檳榔口感,可改用口香糖或有嚼勁之食物來替代檳榔的口感,而唯有戒掉檳榔才能保障身體健康,繼續品味人生。


看完本篇主題後,您的感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