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 SCRIP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 SCRIP狀態
主選單
:::
網站導覽
人才招募
署長信箱
站內檢索
English
script無法正常執行時,搜尋直接顯示
查詢
字級縮放,如不執行不影響您資料瀏覽
字級
大
中
小
Facebook
Youtube
header貼黏置頂,當script無法正常執行時,各項目資料內容亦可正常顯示出來。
首頁
關於本署
關於署長
本署簡介
組織架構與業務簡介
大事紀要
108年
107年
106年
105年
104年
103年
102年
重大政策
本署施政重點
衛生福利部施政計畫
行政院施政方針
各業務服務窗口
署長信箱
署長信箱
案件查詢
常見問答
本署位置
科技發展成果
研究成果
新政策專區
健康主題
全人健康
孕產婦健康
嬰幼兒與兒童健康
青少年健康
婦女健康
銀髮族健康
健康生活
肥胖防治
均衡飲食
健康體能促進
健康促進場域
老人健康促進
菸害防制
檳榔防制
罕見疾病
事故傷害防制
預防保健
公費健檢
視力保健
癌症防治
HPV專欄
疾病防治
慢性病防治
健康學習資源
文宣手冊
健康手冊專區
衛教宣導海報及單張專區
影音專區
影音推薦
youtube專區
本署出版品
臺灣各縣市衛生所統計年報
出生通報統計年報
健康促進統計年報
癌症登記報告
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報告
臺灣健康不平等報告
國民健康署年報
國際合作
臺灣全球健康論壇
健康監測與統計
進行中的統計調查
進行中的統計調查列表
監測調查及報告
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國民健康訪問調查
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
家庭與生育調查
臺灣出生世代研究長期追蹤調查
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調查
吸菸行為調查
學生健康行為調查
其他(含前身機關)調查研究資料
統計結果報告
臺灣健康不平等報告
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報告
子宮頸癌篩檢登記報告
癌症登記報告
健康促進統計年報
出生通報統計年報
性別統計
性別統計指標
罕病統計
罕見疾病通報個案統計表
服務園地
檔案應用專區
本署檔案應用申請要點及收費標準
線上申請
開放時間與地點
檔案管理局相關網站連結
好康報你知
RSS專區
新聞
新聞
真相與闢謠
真相說明
保健闢謠
活動訊息
本署公告
活動熱訊
公開資源
資料提供使用
本署健康資源系統網站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人民申請案件處理期限表
政府相關資源
就業資訊
政府出版品
政府資訊公開
公家機關
財團法人
資源下載
出生通報表單
手冊
宣導海報及單張
其他
宣傳訊息
常見問答
人才招募
廉政園地
最新消息
廉政法令
廉政案例宣導
廉政檢舉專區
相關連結
性別平等專區
性別平等工作小組
性別主流化
性別意識培力
性別統計
性騷擾防治措施
相關網站連結
APP專區
訂閱電子報
衛生局服務區
下載區
公告區
退休人員服務專區
知識平台
服務專線
健康促進法規
健康促進法規
衛生所類
預防保健服務類
科技發展及其他類
菸害防制與衛生保健基金類
罕見疾病類
癌症防治類
菸害防制類
人工生殖類
生育保健類
:::
首頁
服務園地
新聞
新聞
96年
檳榔子是國際認定第一類致癌物
列印請使用Ctrl + P
友善列印
分享本文至:
facebook
針對有某電子媒體出現「其實檳榔只要不包白灰、紅灰這種材料,它也是對人體有益的一種植物」之嚴重誤導民眾的報導,衛生署再次強調,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發表專論公布「檳榔子本身即是第一類致癌物」,亦即檳榔子即使不加添加物,也會致癌。
有關檳榔對健康之危害,IARC早在1987年即綜合各國研究結果,認定「嚼食含菸草的檳榔」或「同時有吸菸與檳榔習慣」對人類有致癌性,致癌部位主要在口腔、咽及食道。2003年,IARC又邀集全世界7個國家16個學者組成工作小組(其中台大公衛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陳秀教授和台大醫學院臨床牙醫學研究所鄭景暉副教授代表台灣受邀參加),針對檳榔嚼塊、檳榔子(單獨果實本身)和檳榔含有的一些亞硝基胺的致癌性重新予以評議,作了「檳榔子屬第一類致癌物」(即對人類有致癌性)的結論。
目前已確知檳榔子可以引起嚼食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這是一種癌前狀態。檳榔子所含之檳榔鹼、檳榔素在口腔中會硝化(nitrosation)產生亞硝胺,這些硝化衍生物可誘導實驗動物產生腫瘤;另外,多酚類成分會抑制膠原蛋白,使膠原蛋白更易於在黏膜下堆積而硬化,且多酚類成分在嚼食檳榔的鹼性環境下會釋放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或含氧自由基,這些活性氧會與細胞或細胞之蛋白、脂質以及DNA作用,造成細胞傷害、突變甚至細胞的死亡。以上,就是檳榔子之致癌機轉,世界衛生組織亦已正式公布嚼食檳榔會導致癌症,提醒我們即使單純的檳榔子,其致癌的證據亦已充足。
在台灣,嚼檳榔是口腔癌發生的主要原因,一年約有4千5百人罹患口腔癌,約2千1百人死於口腔癌。口腔癌是國人男性上升最快的癌症,其發生率和死亡率的排名皆居男性癌症的第4位,並且是青壯年(22-45歲)男性最容易罹患的癌症,早逝的患者不僅為家庭帶來很大的遺憾,即使患者經手術後痊癒,通常亦會因為明顯的顏面缺損,而變成怕見陽光的人。根據國民健康局於民國94年調查指出,國人18歲以上男性嚼檳榔盛行率高達16﹪,因此,國民健康局已將該議題列為施政主軸並結合衛生局大力推動相關工作,以預防民眾嚼檳榔及協助民眾戒除檳榔。在此,要再度呼籲檳榔族,台灣的口腔癌增加速度幾乎是所有癌症的第一名,而且患者約九成有嚼檳榔之習慣,嚼檳榔的朋友們,請千萬勿心存僥倖。
檳榔子是國際認定第一類致癌物
針對有某電子媒體出現「其實檳榔只要不包白灰、紅灰這種材料,它也是對人體有益的一種植物」之嚴重誤導民眾的報導,衛生署再次強調,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發表專論公布「檳榔子本身即是第一類致癌物」,亦即檳榔子即使不加添加物,也會致癌。
有關檳榔對健康之危害,IARC早在1987年即綜合各國研究結果,認定「嚼食含菸草的檳榔」或「同時有吸菸與檳榔習慣」對人類有致癌性,致癌部位主要在口腔、咽及食道。2003年,IARC又邀集全世界7個國家16個學者組成工作小組(其中台大公衛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陳秀教授和台大醫學院臨床牙醫學研究所鄭景暉副教授代表台灣受邀參加),針對檳榔嚼塊、檳榔子(單獨果實本身)和檳榔含有的一些亞硝基胺的致癌性重新予以評議,作了「檳榔子屬第一類致癌物」(即對人類有致癌性)的結論。
目前已確知檳榔子可以引起嚼食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這是一種癌前狀態。檳榔子所含之檳榔鹼、檳榔素在口腔中會硝化(nitrosation)產生亞硝胺,這些硝化衍生物可誘導實驗動物產生腫瘤;另外,多酚類成分會抑制膠原蛋白,使膠原蛋白更易於在黏膜下堆積而硬化,且多酚類成分在嚼食檳榔的鹼性環境下會釋放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或含氧自由基,這些活性氧會與細胞或細胞之蛋白、脂質以及DNA作用,造成細胞傷害、突變甚至細胞的死亡。以上,就是檳榔子之致癌機轉,世界衛生組織亦已正式公布嚼食檳榔會導致癌症,提醒我們即使單純的檳榔子,其致癌的證據亦已充足。
在台灣,嚼檳榔是口腔癌發生的主要原因,一年約有4千5百人罹患口腔癌,約2千1百人死於口腔癌。口腔癌是國人男性上升最快的癌症,其發生率和死亡率的排名皆居男性癌症的第4位,並且是青壯年(22-45歲)男性最容易罹患的癌症,早逝的患者不僅為家庭帶來很大的遺憾,即使患者經手術後痊癒,通常亦會因為明顯的顏面缺損,而變成怕見陽光的人。根據國民健康局於民國94年調查指出,國人18歲以上男性嚼檳榔盛行率高達16﹪,因此,國民健康局已將該議題列為施政主軸並結合衛生局大力推動相關工作,以預防民眾嚼檳榔及協助民眾戒除檳榔。在此,要再度呼籲檳榔族,台灣的口腔癌增加速度幾乎是所有癌症的第一名,而且患者約九成有嚼檳榔之習慣,嚼檳榔的朋友們,請千萬勿心存僥倖。
瀏覽數:
8924
發布單位:
癌症防治組
修改日:
2015/01/27
發布日:
2007/04/15
其他人也看了
肥胖防治要從小紮根
2007-04-04
五老有一跌,十跌有三傷,防跌保健康
2007-03-27
修正我國代謝症候群之判定標準
2007-01-18
1111全民健走日,快樂台灣向前走
2007-11-09
世界高血壓日的叮嚀~健康飲食、標準血壓(Healthy Diet. Healthy Blood Pressure)
2007-05-17
看完本篇主題後,您的感覺如何?
非常實用
實用
普通
不實用
非常不實用
送出
script無法正常執行時,請使用 " Alt + 左鍵 " 回前頁
回首頁
回上層
最上方